搜索
确认
取消

双鹿新闻

NEWS

/
/
中国技术能人开启国内电池“黑灯制造”生产线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6-22

中国技术能人开启国内电池“黑灯制造”生产线

【概要描述】“在‘黑灯瞎火’中生产出高质量的碱性电池,我们做到了。”在中银(宁波)电池有限公司的无人智能生产车间内,公司主任工程师、高级技师傅祥方指着两侧玻璃屏障内50米的自动化流水线说。

中国技术能人开启国内电池“黑灯制造”生产线

【概要描述】“在‘黑灯瞎火’中生产出高质量的碱性电池,我们做到了。”在中银(宁波)电池有限公司的无人智能生产车间内,公司主任工程师、高级技师傅祥方指着两侧玻璃屏障内50米的自动化流水线说。

  • 分类:双鹿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6-22 10:15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中国技术能人开启国内电池“黑灯制造”生产线

 

     “在‘黑灯瞎火’中生产出高质量的碱性电池,我们做到了。”在中银(宁波)电池有限公司的无人智能生产车间内,公司主任工程师、高级技师傅祥方指着两侧玻璃屏障内50米的自动化流水线说。

     身处一方“黑暗”之中,借着流水线上星星点点的指示灯光,记者才看到了流水线上正在快速流转加工的电池。在两条均由电脑控制的流水线外,还各有一台智能AGV小车,在电池成品自动装框之后,接到指令的小车把成品搬运到指定堆放场地。

     “所谓的‘黑灯生产’,实际上是节能化模式下,‘技术之眼’解放人眼的成果之一。”傅祥方说。

     而今年43岁的傅祥方,是这个“黑灯车间”的主要参与设计者之一。

1995年,傅祥方进入中银(宁波)电池有限公司工作。他面临的第一份工作与钳工有关。傅祥方说,钳工的操作离不开锉削、锯切、钻削等基本技能的培养,然而刚迈入工厂大门的他对此没有任何基础,“连锉刀都不知道该怎么用”。

     傅祥方不甘心。他告诉记者,他白天在车间学艺,“根本想不起来锯了多少次,也根本数不清出了多少错”,就凭着一腔热情与韧劲反复磨、反复练;而到了晚上,他还自掏腰包再去参加夜校补课。

     公司一些老同事回忆,当时一到下午四点半,不少人便会看见刚下班的傅祥方骑着一辆“嘎吱嘎吱”作响的老式自行车,在夕阳下颠簸着一路向北,行色匆匆前往七八公里以外的培训点。为了节约时间,傅祥方往往来不及正儿八经吃个晚饭,“骑到夜校旁边的小摊上随便凑合一顿,便一直上课到晚上九点”。

     这样的学习生涯,傅祥方一共坚持了四年,最终通过了高级技师职称的评定。傅祥方说,这段经历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有两条:遇困“不甘心”,遇难“多补课”。

     在钳工、机修等岗位锻炼了十二年后,傅祥方进入工程研发部门,进行电池机械设计工作。21世纪初,全球碱性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以高产低价取胜的传统产业发展思路受到挑战。在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支持下,傅祥方和同事们决定对电池生产线开展技术“革命”。

     然而,最初的进展并不是那么顺利。探索进行到关键阶段,一些核心技术受到国外出口管控。傅祥方和他的团队面临抉择:是迎难而上,还是继续随波逐流?

     又一次,傅祥方开始不甘心。

     “坚持下去,走自主研发道路。”傅祥方和他的团队同事们决定,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让电池生产实现高度自动化,依靠智能技术最大程度解放人力,提高产品质量。于是,他们攻克了一个关键环节——锌膏加注。

     “大家都知道电池有正负极,而电池负极材料的俗称就是‘锌膏’,它由锌粉、粘接剂、电解液组成。负极材料的注入对整个设备的要求非常高,快了不行,慢了也不行,它的工艺精度直接影响电池最后成品的质量。”傅祥方说,技术团队决定引入新的检测方式,让生产线所有关键环节都具备影像检测及自动剔除能力,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标准工艺进行实时校对,最大程度提升产品品质管控水平。

     为了保证工作进度,那段时间傅祥方几乎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工作,在工位上常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,方案在他的脑海里一遍遍推倒重来,走路吃饭甚至睡觉前还在琢磨研发细节。设备有了任何疑难杂症,无论何时找他,他都第一时间赶来解决。

     “当时同事们给他起了个雅号——车间‘110’,说的就是他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。”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王剑浩说。

     2016年6月,中银(宁波)电池有限公司无人智能生产线正式通过验收并交付车间使用,该生产线实现了人机智能交互、智能物流管理、制造工艺仿真优化、数字化控制及状态信息实时监测等技术的成功应用。该项目完成后,电池生产效率提高约15%,单位能耗也降低了10%左右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